〇 李华摄影
不知不觉,已到了晚秋。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——霜降,也即将过去。一起来读唐诗,读秋天的悲怆,读秋天的萧瑟,也读秋天的昂扬向上。
登高 〇杜甫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这首诗是杜甫五十五岁那年在夔州也就是重庆奉节所写,三年以后他就去世了。此时,这位一生坎坷的诗人已是居无定所,并且体弱多病,又因为身体的原因而戒了酒,所以才会说“万里悲秋常作客”和“潦倒新停浊酒杯”云云。前一句是说,由于长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,所以每到让人伤感的秋天便未免悲从心来;后一句的意思,则是说自己穷困潦倒的程度,已经连借酒消愁都不可能。
但,他还是决定在重阳节这天,抱病登高。
没错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。杜甫此时年过半百不久,岂能是“百年多病”?独登台也未必是只身,只不过没有理解他的人陪伴,他的内心世界是寂寞的,孤独的,需要对话和回应的。
能够对话和回应的,只有大自然。
请看前半段。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短短十四个字,就一口气写了六种长江三峡深秋季节的自然景物:峡口的风,秋日的天,江上的洲(渚,读如主),岸边的沙,山中的猿,天空的鸟。风是急速强劲的,天是高远辽阔的,洲是一尘不染的,沙是洁白无瑕的。也正是在如此峻峭凛寒的背景下,猿在哀号,鸟在盘旋。
这是怎样的画面,这是怎样的交响!
然后是: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毫无疑问,这是紧接前文,但更加气势磅礴。事实上,正因为风急天高,那崇山峻岭的无边落叶才会急雨般地萧萧而下,而渚清沙白则更显得波涛汹涌的不尽长江是滚滚而来。这两句诗,一则席卷天下,一则气吞万里,将雄浑悲壮的格调推向了极致。
这又是怎样的眼界,怎样的情怀!
有此眼界和情怀,万里悲秋常作客,已不必在意;百年多病独登台,也不足为奇。尽管诗的最后两句不尽人意,但当他面对无边落叶和不尽长江时,诗人已经跟宇宙融为一体了。
同为伤感,也是有不同格局的。
〇 李华摄影
山中 〇王勃
长江悲已滞,万里念将归。
况属高风晚,山山黄叶飞。
可以跟杜甫《登高》并读的,还有王勃这首。
王勃是“初唐四杰”之一,也是少年才子。他在这个世界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,二十六岁那年就由于掉进海里惊吓而死。当时他刚刚到越南看望了贬官在那里的父亲。而且,正是在探亲途中路过今天的南昌时,写下了名篇《滕王阁序》及歌。
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要早很多。那时,少年得志的王勃因为写了篇游戏文章而被唐高宗罢官,只好作客四川重庆一带。在某个深秋时节,他来到两岸都是崇山峻岭的长江边,看见那江水回旋,落叶纷飞,不由得发出“长江悲已滞,万里念将归”的感慨。
对这两句诗,历来有各种解释,但未必要有标准答案。比如“长江悲已滞”这句,是说江水流动缓慢,就像滞留此地的自己;还是说江水奔流不息,更显得有家难归可悲?恐怕都能成立。
同样,第三句中的晚,指的是时令还是时辰,也无所谓。
反正是很晚,反正是有风。
总之,大江东去,秋风萧瑟。
而且,山山黄叶飞。
当然,这里并没有杜甫诗中的无边之状,萧萧之声,因此不如杜诗厚重,却也并不沉重。毕竟,黄叶飞可以是急速而下,也可以是翩然起舞;可以是纷纷扬扬,也可以是星星点点。就连“山山黄叶飞”都未必一定是亲眼所见,尽管我们能够想象出那画面。
那就让黄叶再飞一飞。
〇 李华摄影
秋词二首·其一 〇刘禹锡
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
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
秋日里并非只有伤感,刘禹锡这首就不是。
诗的意思浅显易懂:自古以来,每到秋天,文人墨客就会发出悲悲切切的感叹,比如人生苦短风光不再等等。我却认为,秋天比春天要好得多。不信你看那万里晴空之中,一只白鹤推开浮云直上九万里,不也引得我们的诗情到了最高处吗?
有人说,这是翻案文章。
其实这样理解大可不必。没有谁规定春天就得怎么样,秋天又该想什么。春夏秋冬,都可以有悲欢离合。要紧的是“晴空一鹤排云上”的画面感,才是本诗永恒的魅力。
〇 李华摄影
同题的另一首也是,其中一句是:
数树深红出浅黄。
就这么七个字,秋色便尽在眼前了。
诗人,也都是摄影家。
0
推荐